近年来,中国酱腌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。酱腌菜是我国各族人民喜欢的调味副食品之一。由于酱腌菜具有鲜甜脆嫩,或咸鲜辛辣等独特香味,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,深得群众青睐,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副食品。
酱腌菜行业发展现状及整体市场规模分析
全球酱腌菜市场规模同样在过去几年中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。数据显示,2023年全球酱腌菜市场规模达到340亿美元。其中,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、韩国、日本等国家,由于拥有悠久的酱腌菜文化和消费习惯,市场规模相对较大。
酱腌菜行业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重庆涪陵、浙江及四川等地,行业区域性较为明显。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型行业,由于准入门槛较低,导致行业竞争非常激烈,行业内大多数企业利润水平不高。行业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品牌有乌江、惠通、铜钱桥、鱼泉、吉香居、味聚特等,乌江榨菜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。
随着国家和消费者对安全环保和食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深化,行业向规模化、品牌化、品质化发展,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。尽管我国地域宽广、民族众多,人们的饮食习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,产品品种及产品风味需求也存在着一定差异,但食用酱腌菜的习惯已超过千年,其中榨菜、下饭菜、泡菜、调味菜等作为酱腌菜的主要子品类,是人们开味下饭的必备产品,也是家庭餐桌上的常见食品,由于其品类、口味众多,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,长期以来深受各地消费者的喜爱,行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。据统计,截止2022年国内累计酱腌菜总产能规模达580万吨,同比上年增长30万吨,行业产能增长稳定。
图表:2020-2022年中国酱腌菜行业总体产能规模

数据来源: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整理
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《2023-2028年国内酱腌菜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》显示:
中国酱腌菜生产企业众多,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。这些企业由于研发水平低、技术有限,导致酱腌菜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,企业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。然而,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以及市场监管的日益严格,酱腌菜市场规范化、健康化、细分化发展趋势显现,企业增长速度减缓,行业进入有序竞争阶段。
目前我国酱腌菜市场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竞争格局,头部企业包括涪陵榨菜、鱼泉榨菜、北京六必居、海天味业等。其中,涪陵榨菜凭借先发、技术、品牌、渠道等优势成为国内酱腌菜龙头企业。此外,乌江榨菜、惠通、铜钱桥、吉香居、味聚特等品牌也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。
传统的酱腌菜销售渠道包括农贸市场和超市等,这些渠道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稳定的消费者基础。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,网络销售已经成为酱腌菜行业的一个重要销售渠道。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购买到自己喜欢的酱腌菜产品,这也为酱腌菜行业带来了更多的销售机会。品牌化战略已成为酱腌菜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。通过品牌建设、产品创新和营销推广等手段,企业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并巩固市场地位。
酱腌菜行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预测
随着科技的发展,酱腌菜行业也将迎来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。通过应用物联网、大数据分析和自动化技术,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,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市场竞争力。随着国家和消费者对安全环保和食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深化,行业向规模化、品牌化、品质化发展,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。
综上所述,酱腌菜行业市场现状呈现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、竞争激烈、需求多样化、健康化趋势明显以及销售渠道和营销方式不断创新等特点。未来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和科技的不断进步,酱腌菜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。
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、整理、加工、分析、传递,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,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,把握投资机遇,提高企业竞争力。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《2023-2028年国内酱腌菜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》。